近年来,依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共识。但是,知识经济形态的日益成熟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要任务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理解与实施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
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局部存在偏差
在规模扩大与内涵发展的背后,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理解还存在着滞后与偏差,表现之一是对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认识单一、浅显。高职教育被简化为谋职的手段。什么职业热门、什么工种社会需求量大,学校就设什么专业、开什么课程,只迎合市场的短期需要,而不求长远利益,造成了职业教育过度强调教育的外在价值。表现之二是在高职教育的管理运行中过分依赖市场需求导向。“职业至上”是职业教育的黄金法则。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有利于近期市场需要的方向调整和发展,应用学科的教学与技能培训成为学校与个人关注的焦点,而人文教育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表现之三是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及评价标准认识错位,常常是以数量、规模为发展的标准,而对更深一层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生活体验的丰简、学校运作管理的好坏等,却甚少提及。
高职教育需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丰富和拓展培养目标的内涵,提高自身质量,尤其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调适,以使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目标定位上,要在单纯的“就业教育”中注入“创业教育”的元素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就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然而市场、行业、职业、岗位是不断变化的,未来的新型岗位必须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来开拓。因此,不能将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就业教育”简单理解为“从业教育”、“上岗教育”,而要融入“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的职业学习由一次性转向终身性、由单一性转向兼容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职业性”,高职教育还具有“高等性”,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而创业教育的特点之一便是创造性,是以主动、创新为特征的“拓业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精神,同时加强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的培养,这实际上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模式上,要将平面式的“适应性”优化为多维度的“导向性”
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来说,对市场的适应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因此,高职院校普遍实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目前高职院校实行的“订单教育”则是“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使高职教育从被动接受市场检验走向主动契合市场需求,体现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性。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订单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而狭窄,学校容易将教学重点放在日后岗位所需的有限的、单一的知识与技能上。这样,既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未来确定的岗位可能会削弱学生当前的学习动力、限制学生的职业规划并降低对未来生活的热情。
为此,一些高职院校采取了优化“订单教育”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与推广。一种是“弹性订单”模式,学校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在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综合分析本地区及社会长远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高职院校在综合分析企业需求的“实际订单”和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案。这种广义的订单也称“弹性订单”。另一种是“T”型订单模式,这是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旨构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T”字是对这一模式的形象表述,“一”代表知识和能力的横向拓宽,而下面的“|”则表示专业能力的纵向深化。“一”和“|”紧密结合起来的“T”型人才,代表的是有较好的专业素养支撑、知识全面且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通过“T”型模式的教学,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横向的拓宽、专业能力也得到纵向的深化,成为复合型的、社会急需的人才。
课程建设上,要从“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转变为“以职业人为中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课程建设中仅以职业活动为中心来设置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课程建设在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展开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及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期望与认可,要转而以“职业人”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加强职业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
高职教育只有从“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模式转向“以职业人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模式,才能使高职教育不仅是培训“人力”的活动,更是培养“人才”的活动,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做到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