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近年来,我校抓住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大好机遇,坚持市场导向,以合作共赢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产学融合和校企合作,强化学校企业双主体作用,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一、“双主体”育人模式不断深化
一是共同制定人才标准,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我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适应区域企业需求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粤菜烹饪等岗位人才标准,重新构建了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及时反映到课程之中。同时还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组合,实现课程的模块化和综合化,新开发的课程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色。这些工作均凸显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二是共建技术工作站,协同培养与创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技术、设备设施、市场信息、智力等资源,以股份形式建立“模具制造”、“数控加工”、“机器人集成应用”等技术工作站。将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作为学习项目,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材料、工艺要求作为教学资源,将企业技师聘任为导师,采用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将企业生产与协同育人有机融合。工作站同时也成为学校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和课程开发的工作平台,技术工作站作为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还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培训服务。工作站使校企合作的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成为校企共赢的高端合作项目。三是行业企业主导,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行业和企业主导制定专业教学考核评价方案和课程考核题库,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考官。与以往相比,行业企业更加注重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团队合作、质量意识及创新精神的评价。今年,学校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了佛山市模具协会对我校模具专业学生进行考核试点,考核证书成为我校模具专业毕业学生岗位能力的有效凭据,并得到了顺德模具制造企业的广泛认同。
二、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一是企业合作积极性显著提升。我校牵头的产学联盟单位从初期的 36 家迅速增长至 80 家。海信科龙集团投入 50 多万元,在我校建立空调总装培训线,专门用于学生空调组装课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亚龙集团捐助 80 万元实训设备,用于建立数控机床维修人才培养工作站。海信科龙、恒基实业和联升塑机三家企业共同出资 150 万元,在我校设立奖学金。目前,还有很多知名企业对我校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二是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了专业素质和产教研能力。例如,我校韩亚兰老师 2 项专利技术转让给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了企业 55种产品的技术性能。王茜松老师为海信科龙改进工艺及装备,使产能提高了 8%,每年节约成本 48 万元。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我校的毕业生 100%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机械类和电类专业学生有 10%左右获高级工职业资格。毕业学生成为企业争相聘用的香饽饽,初次就业薪金可与本科毕业生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