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高职院校更多的是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13-04-18    作者:     来源:     点击:

 

    “也许,10年后,高等职业学校更多的是区域性、社区型的学校,哪怕是行业、企业办的,也会具有非常强的区域性、地缘性特征,也就是说,学校依托的行业在当地要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发展环境、发展前景,最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办学仅6年的年轻高职学院,该院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布局,实施“政校企行合作”育人模式,提前一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成为冉冉升起的职教新星。“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行’合作办学模式对职业教育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教育部领导在考察学院时这样评价道。是什么让一所新办院校发出夺目光彩?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有气场

    专业产业同频共振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山市就被誉为广东四小虎之一,1990创办国家级高新区,是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城市,拥有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条完整的国家级产业基地27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5个。

    “办大学要有气场,背靠经济母体,尤其是发达的经济母体,地方职业院校就一定有出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建新说。作为一所公办高职院校,还有什么比得天独厚的经济社会环境更让人有底气的呢?

    学院将“立地发展”的支撑点放在专业布局上。

    “中山市实施‘一镇一品’战略,我们就围绕各个镇区的特色产业,打造‘一镇一品一专业’工程!” 学院副院长李懋表示。小榄的五金家电、港口的游戏游艺、沙溪的休闲服装,凡是发达的产业,学院都建成了专业与之对接,高职高专专业目录里面没有的,学院就“第一个吃螃蟹”,申请开办新专业。

    中山市古镇镇是著名的“中国灯饰之都”,拥有8000多家灯饰企业和60%的国内市场份额。灯饰产业很繁荣,但由于灯具设计人才培养渠道的缺位,从业人士大都来自“相关专业”或“现学现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使中山灯具产业实现二次飞跃?

    瞄准这个缺口,中山职院首创高职高专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并与古镇镇政府、企业合作开发了“灯具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新工种。随着全国第一个“灯具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认证中心在学院的落成,中山职院不仅成为中山灯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地,也将在国内高职专业中树立起一面闪亮的旗帜。

    再看这份成绩单:物流管理、电气自动化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营销与策划、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成为首批省级重点专业,软件技术、数控技术专业成为首批省级重点培育专业。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训基地先后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短短几年时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将目录内已有的专业办出了水平,并填补了高职高专灯具专业、电梯专业、创业管理专业的空白,为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对产业的全面覆盖提供了实践范本。

    “重大工程一上马,相关专业紧跟上;重大规划一出台,需求纳入视线里。”围绕中山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需求,学院还及时更新专业方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模。

    如根据幸福中山建设要求,学院主动提出与民政局合作,共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率先在市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会建设和管理人才;适应中山新能源和游戏游艺产业发展,学院在电子专业增加LED方向,在动漫专业增加三维游戏动画方向等,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教产互动局面。

    合作有磁场

    校企资源互融共享

    学院在2011年2月举行的一次仪式上,有6名政校企合作专干正整装待发,他们带着学院师生的满怀希望,奔赴中山市6个镇区。在那里,他们代表学院安营扎寨,完成深入市场一线、了解政企需求、传递合作意向,以及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赢取校企合作机会的使命。

    由于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专业人才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度吻合,再加上全院上下对协同育人的高度重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乃至与政府、行业的合作都来得“顺风顺水”。从校企“双人舞”到政校企“三人舞”再到政校企行的“群舞”,步伐依然协调优美,舞姿一样引人入胜。

    建立了立体的合作架构。从2008年举办第一届校企合作大会至今,已有200多家代表性企业成为学院的实习实训基地,30多家市内行业协会进驻学院。同时,学院还与小榄、古镇、大涌等多个镇区,以及科技局、人保局、发改局等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联系,定期召开领导联席会议,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为学院发展“立法”。

    探索出多元的合作方式。作为广东省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山职院不仅在职教理念上率先领跑,而且注重结合实际落实各项探索,通过资源互换、师资共享、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多方共赢。

    2011年11月,在学院建校5周年庆典大会上,一批校企合作项目璀璨亮相:学院与中山市古镇镇政府和南区办事处合作开办的二级学院——古镇灯饰学院、南区电梯学院正式揭牌,与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合办雅居乐学院的相关协议。

    从共建实训基地到合作开办二级学院,学院的校企合作磁场展现出巨大的吸引力,并不断辐射出去。2012年3月,“电梯行业技能人才培养论坛”在中山市南区举办,作为论坛主办方和全国首批高职电梯专业,学院办学经验受到了电梯行业协会和许多兄弟院校的瞩目。会上,很多院校请求得到学院的帮扶支持,中国电梯行业协会则把电梯专业中高职技能人才对接、电梯技能考评标准设立等重任交给学院。

    人才有市场

    技能素质互促共进

    如果高就业率仅能说明学生“找到了工作”的话,那么以下所提到的这些名字,则或多或少能够反映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抢手”程度。

    李招文是广东省高校第六届“东软杯”网络攻防大赛的冠军获得者。在广东省高校间网络安全最高规格的专业赛事中,她和她的队友打败了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红客”、“黑客”,成为赛场耀眼的“明星”。“从领奖台下来,马上就有企业来问我的择业意向,希望我能加入他们的团队。”李招文说,向她伸出橄榄枝的不乏有东软集团这样的业界翘楚。

    今年的一天,学院收到来自珠海市晶芯有限公司的感谢信,信中表示“中山职院学生动手能力强,勤于思考,敢于尝试,是真正能为企业作出贡献的人才”。经了解,原来是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朱旭升、黄治明在实习期间主持研发了检测墨盒芯片的新测试架,帮助企业度过了一个重大危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万元。

    为了留住这两位优秀的高职毕业生,这个硕博士云集的高科技企业提前跟他们签定了就业协议,并表示要竭尽所能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舞台。

    2010届电梯专业毕业生张小浪、钟洪添、苏结文被国际知名电梯生产商蒂森克虏伯扶梯(中国)公司选派到印度工作,2012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谢小惠实习期间就成为五星级酒店高层管理梯队储备人才……例子数不胜数,高职毕业生何以获得如此礼遇?

    近日,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头条转载了《中山职院数控专业学生驻扎企业学习》的信息,这个“厂中校”建设的成功案例一时间反响热烈。在珠海市旺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学生融入真实生产现场,亲身体验现代企业的最新技术及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全过程,迅速掌握了专业核心技能,并深度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名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室四位一体的“校中厂”教学模式,以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赛促建、以赛提素、以赛创新、以赛助聘”的职业技能竞赛……正是学院用心创设的“浸润式”实战环境,让学生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提升素质,在强化素质的同时锻炼了技能;也正是这种“素质为本,技能为先”的育人理念,为学生打造了一副“好盔甲”,帮助他们在就业“战场”上奏响凯歌。

    据相关公司调查结果显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率达到3.2%,超过了国家、全省平均水平。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前进中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正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坚实的步伐,向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高职院校”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