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估

其他评估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评估 >> 其他评估 >> 正文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工作简报 第25期

发布日期:2011-08-31    作者:     来源:     点击:

 

学院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1年8月30日  

===========================================================================================================================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远程教育期末考试在我院顺利举行

    2011年8月10日,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对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高等继续教育及首批设置专业的批复》(陕教高〔2011〕26号)精神,我院获准举办高等继续教育专科,首批设置畜牧兽医、护理、中药3个专业,面向全省招生。

    举办高等继续教育是对全日制教育的有力补充,是我院又一全新的办学形式,在我院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继续教育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学业与技能素质如何才能兼备?

                                  邱开金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中学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离的结果,难免造成高职毕业生的“两不像”:因缺少专科生的学历素质,文化素质偏低而不像大专生;因没有具备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弱而不像高技能人才。

    学业与技能素质如何才能兼备?

    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重并举,是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的一大成就。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各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功不可没。但是,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也依然存在,且大有突显之虑。分析其原由,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这两个核心要素孰重孰轻的辩争,始终左右着、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观念和教育路径的设置及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可谓是“两难抉择”。

    本然——学业与职业的不等式

    学业,辞书中解释不一,大致有“学问”、“学术”、“学习的课业”之意,现代版的网络语言中还有“学习成就事业”之说。职业,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一系列相似的服务,职业也泛指工作,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可见,学业与职业虽然有联系,但并非是等同概念。高职教育中的职业从属于学业,学业不仅要学习职业课程,还要学习大量的非职业课程,以及大量的专业边缘课程。

    高职学生的学业,着眼的是宽厚的学术知识和较高的操作技能,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也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如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规划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高职学业教育十分重视职业的适应性和应变性能力,目的是使学生以较宽厚的基础和实力去迎接未来多变且多元的社会职业,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因然——学业与职业难分伯仲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但当职业教育同时被赋予学历教育的使命后,相应学历的素质教育就不再是就业教育所能包容的。高职教育同时担负着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上,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汇点是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但就其合格人才的标准素质,学业素质与职业技术素质的合成,很难有直观的线性比较和量化匹配,教育者主观考量权重难免有失偏颇。由于高职学生素质与高技能人才素质标准的不确定性,侧重于学业素质或职业技术素质的教育形态和方法,谁也难辨对与错。

    理论基点的不确定,因生的教育行为乱象频生就不足为怪。如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宽口径”与“专精尖”的对峙,前者认为高职学生应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课程特征是广博多元,重在夯实知识理论和潜在发展的能力;后者则认为高职学生应重视现实就业能力的技术教育,课程设置职业化、学习过程生产化。实践中,学历教育倾向者主要表现是片面追求学业化,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嫁接与复制的痕迹较重,过分重视知识系统完整和强调学科本位;而另一极端的表现是“唯技术”,简单照搬中职的教学范式,专业技术要求最大化,强调人才培养现实的适用性。

    两种思想的执行路径也不一样,反映在具体的同一专业,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有的学校是6∶4,而有的学校反之为4∶6,面对这样的反差,因价值取向的不同,理论上又依据“强基础”或“重技能”而各执一词,很难说服彼此。再加上高职学制之限,学历与职业的矛盾冲突愈烈,抢占的空间集中在公共课程的领地及专业课程理论或实践的课时分配上。当下,重视学科化教学与职业专门化教学的博弈,在高职院校间都互不相让,这种现象在校际间、在同校的不同专业间、甚至是在同类课程不同教师间都较为普遍。

    相对学业,高职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定向性,专业方向与职业方向有高度的一致性。职业主导下的教学,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带有鲜明的具体职业的特定色彩。

    应然——学业与职业相互融通

    如何解决高职教育中学业与职业技术的关系问题,关键还要从理念更新和机制改革做起。

    高职教育的理念形成与核心概念“高”字相关。高职的“高”,不仅是办学层次的定位,也是人才培养层次的要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承担着为高新技术转化、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据此,高职的“高”,可从三个维度来定义。一是基础文化素质层面,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群”为特征,知识的广博性和系统性增强;二是专业理论层面,强调智能性与技术性并重,为适应高新技术学习和创意研发的需要,能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和了解前沿性的专业成果;三是专业技术层面,高职培养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是智能型、研发型的技术人才,不仅掌握所从事的技术岗位内的高新技术,精通所从事的岗位技术业务,而且还具有根据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能独立处理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此外,还具备结合专业开展一定的技术研发和帮带中级技术人员的能力。可见,高职培养的人才非一般的技工型人才。

    处理好高职教育的学业与职业之争,还需要从机制改革入手。首先是专业建设机制方面,高职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当专业导向与职业面向统一后,学校在教育和帮助学生制订并逐步实施职业规划的过程中,社会、学校、学生间的互动将从根本上推进学业与职业的互动。其次是教学机制方面,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术的获得,决定了工学结合是其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学中做”与“做中学”体现了学习性生产和生产性学习的通则。在这种机制下,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学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也就有机地融为一体。再其次是教学评价方面,高职教育要建立相应的兼学业素质与职业素质为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说,高职专业面向的职业性,对专业内任何课程都有相关职业素质培养的特定要求,而如何挖掘学科课程中的职业因素加强职业训导,这也是对课程的基本要求。因此,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既要立足课程也要立足职业,理论和技能必须兼顾。

                                                 (评建办荐)

                              生源大幅减少 高校如何应对?

    即使专科录取线已经降到180分,生源大省山东今年仍有超过4万招生计划落空。教育界人士认为,这种现象是近年来高考生源持续下滑和高校不断扩招矛盾的显现。有专家认为:生源危机已经在很多地方出现,高校应在加强内涵建设、办出特色上下功夫,以应对这一危机。

    生源下降 4万招生计划落空

    近年来,山东省高考生源大量下降。2008年,山东省参加高考的人数为80万,今年下降到58万人,4年间下降了22万人,而招生计划却由当年的43.7万人增至今年的48.4万人,增长了4.7万人。生源减少与招生计划上升的矛盾在今年凸显出来。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今年山东省专科招生计划为29万人,实际录取人数为24.8万人,比计划数少4万余人。

    在今年的招生中,大量高职高专院校难以“吃饱”。高职高专二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时,1000余所高校在山东投放了6万多个征集志愿的计划,但符合条件的考生只有2万人,远不能满足这些学校的招生计划。虽然征集志愿的结果并未公布,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第二次征集志愿一般很少有学生投档。

    更让人意外的是,今年山东省专科录取线已经降到了180分,线下的考生仅剩3000多人。高考满分为750分,考生每科只要考30分,就可以上大学。

    为何会出现4万招生计划的缺口?山东英才学院院长夏季亭认为,首先,部分自认为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没有投档,选择了复读;部分考生选择了非学历教育或者出国求学;还有部分学生直接选择了就业。“现在很多企业招收一线工人只要求高中毕业。孩子工作两三年之后,待遇和专科毕业生差不多,所以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读高职高专。”

    危机显现 高校或将面临洗牌

    生源减少与高校扩招的矛盾不仅仅在山东存在。2008年,全国1050万人参加普通高考,创下历史最高值,当年的招生计划只有599万人;到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33万,下降117万人,而招生计划达675万人,上升了76万人。其中,山东生源减少22万人,生源下降人数最多;湖南生源减少16万人,占2008年全省考生人数的三成,下滑幅度居全国之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伯宁认为,生源大幅减少,将带来高等教育市场的洗牌,一批招不到学生的高校将面临被淘汰,不注重师资队伍和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管理跟不上、就业不受社会认可的高校,将成为这一形势下的牺牲品。

    受生源下滑影响,首当其冲的是高职高专。一所专科学校的招办负责人介绍,这两年,高职高专招生越来越难,今年尤其严重。“我们去年还招满了学生,今年一下子缺了1000多人。按照现在的录取模式,本科学校先把学生圈走了,留给高职高专的生源就非常有限。”

    在专科院校中,民办高职高专的困难更加明显,它们符合宋伯宁所列举的全部条件:录取分数较低,在生源的抢夺上无法和公办本科院校形成有效竞争;办学条件有限,就业率、声誉和享受的政策扶持无法和公办本科院校相比。对于这类以学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高校而言,招不到学生就很难继续生存。

    据山东省教育界人士预测,到2013年,山东省生源将降到谷底,大学适龄人口比2008年减少50%左右,即下降到40万人。届时,本科院校也将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今年,山东省本科录取人数为25.3万人,本科录取率达到44%,超过专科录取率。按照这个规模,一旦招生计划因生源减少而下调,本科院校也将受影响。

    适者生存 内涵建设势在必行

    教育界人士认为,生源的下降对高校而言,“危”与“机”并存,一些办学能力差的学校将因失去生源而被淘汰,而口碑好、学生就业率高的学校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生源危机不是山东一个省的局部现象,目前在全国各省市都普遍存在,这也是世界先进国家教育发展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山东省齐鲁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周卫勇认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带来高校扩招,最后导致生源紧缺,倒逼学校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型,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生源紧缺可能让一些高校面临艰难处境,但对我国教育事业来说,却是一个转型良机。”

    周卫勇指出,前几年大学持续的扩招浪潮中,有些高校走的主要是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路线。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拼规模上,而很少有办学质量的比较。随着生源危机的出现,办学能力逐渐成为考生择校的主要因素。部分学校对此缺乏重视,这才在生源危机面前无力招架。

    周卫勇认为,生源危机兵临城下,过去“大而全”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高校应当尽快加强内涵建设,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从大众化发展转向特色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竞争。“不仅仅是高职高专,本科学校同样应当对生源危机做好准备。”

    宋伯宁也提出,在生源危机面前,高校想要生存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能力。“以前生源充足的时候,学校对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磨磨蹭蹭,缺乏压力和动力。现在如果学校不加强自身建设,肯定会被淘汰。”

                                          (评建办荐)

 高职自主招生学生期待个性化培养

    我国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或称单独招生)始于2004年。当年,江西省25所高职院校被允许进行自主招生试点改革,规定自主录取人数不得超过年度总招生计划的10%。2005年,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地相继加入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行列,2010年全国有73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参与自主招生改革试点。2011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进一步扩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和招生人数,允许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共200所高校都可以参与申报。并且,今年高职自主招生已扩大招生范围,除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允许中职毕业生(含应届)、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报考。

    毫无疑问,虽然对于年年不同、岁岁各异的考生家长们来说,高职自主招生尚为“新生事物”,但对于中国高职教育来讲,自主招生早已不再神秘。这对于科学选择合适人才、特色人才就读优质教育,对于有效促进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自主招生却普遍存在着“虎头蛇尾”的现象,即自主招生的前期宣传轰轰烈烈,时间长范围广,中期选拔谨小慎微,热议不断。但是,这些学生入学之后如何在班级编排、教学安排等方面给予个性化对待问题却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随着今年全国高考录取工作的结束,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截至目前,在全国参加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中,尚未有一所学校对通过自主招生入校的学生进行单独编班和实施个性化教学。普遍的做法是,统一时间开学,统一标准排班,统一内容教学,统一要求管理,与通过统一录取的学生没有两样。通过个性化方式招录的个性化学生,却被混同于一般,得不到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这显然与高职自主招生的初衷背道而驰。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学校自有学校的苦衷。其一是目前高职自主招生不仅在院校资格上受到限制,更在人数上受到约束,绝大部分专业自主招录的学生都达不到单独编班的规模,所以从控制办学成本的角度考虑,学校只能将单招学生打乱了安插到不同的班级;其二是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往往都有一定的个性特征,部分同学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显现出特色成才的苗头,要教好这样的学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校的师资力量跟不上,就只能委屈了学生。虽说将个性化学生混编到大班之中,可以起到“鲇鱼效应”,但从根本上讲,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众所周知,国家推行自主招生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不拘一格录人才”,让重点职业院校突破以往录取批次的限制,与其他重点高校一样享有优先、自主挑选优质人才的机会,让那些不被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看好或认可,考分稍次但学有专长、专业潜质较好、创新能力较强的特殊人才,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所以,招录学生显然不是自主招生的最终目的,录取以后如何打破常规对这些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才是我们应该着力研究的重点课题。这其中,分类指导、个性化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主张和改革原则。

    高职自主招生招来的学生,如果在入校以后的培养环节上不能有效跟进,在当前高校生源危机的现实语境中,则很可能会被社会误认为是高职院校争夺生源的权宜之计。

    所以,笔者吁请自主招生院校应该区别对待精心挑选的这部分学生,倡导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这不仅有利于这些特长学生个性化成才,同时对于学校来说也可借此创树特色形成良性循环。诚如是,高职自主招生方能名副其实,高职教育发展方能取得创新和突破。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评建办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