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要求,确保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结合陕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及评估工作回顾 (一)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省紧抓机遇,始终坚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紧密相关的学校数量、学生规模、师资队伍、教学经费投入、教学基本设施、毕业生就业率、专业数量和结构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我省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加速了陕西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陕西高等教育资源优势,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我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共38所,举办高职教育的成人高校9所,少数本科院校也在举办高职教育,按照教育部要求,现正逐年压缩本科院校的高职招生计划,逐步形成以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1999年扩招以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化、跨越式发展。据统计,1998年至2008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实现了“翻两番”。截止2008年底,全省高职高专在校生361905人,名副其实的成为了陕西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注重加强内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近几年,按照教育部要求,我省着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开设高职教育专业306种,专业点1553个,覆盖了《国家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所规定的全部19个专业门类。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3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3所,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4个、省级试点专业8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18门,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7个,初步形成了各专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商务旅游类、财经类等专业具有较强的实力,基本满足陕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 1.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陕西是一个教育大省,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经济建设的需要,是陕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陕政发〔2006〕13号)、《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陕办发〔2007〕13号)等文件,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就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 2.积极引导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 根据教育部、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省教育厅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认真组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并启动实施了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计划建设6—8所省级示范性院校;实施了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建设150门省级重点专业、40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学分制改革试点、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 (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回顾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省于2004年启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2005年,按照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面开展评估工作。截至2008年底,27所院校接受了水平评估,其中12所院校获得“优秀”,10所院校获得“良好”的评估结论。评估总体情况基本符合我省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实际。为了使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取得实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组织,积极开展系列研讨、培训活动。 为准确把握评估指导思想与指标体系,省教育厅先后组织了多次评估理论学习、培训活动,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就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等内容作了专题讲座,并与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及负责评估工作的同志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深了大家对各项评估指标体系标准与内涵的理解,保证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成立评估委员会,组建专家库,制定评估工作规程。 为保证评估工作的权威性与公正性,省教育厅参照教育部评估委员会的组织办法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成立了以省教育厅厅长挂帅,主管副厅长牵头,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为主体的评估委员会。遴选了我省教育界一批优秀的专家,组建了专家库。制定了评估工作规程,明确了工作程序和要求,加强了对评估工作的检查和监督。评估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我省评估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3.稳步推进,做好试评工作。 为了做好大面积的评估工作,省教育厅根据我省实际情况,首先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所院校作为首批试评估院校,通过试评,发现了问题,总结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为以后的大面积评估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统筹规划,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 为了确保我省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2005年10月省教育厅制定了省内各高职高专院校接受评估的时间安排表,下发了评估时间安排的通知,根据时间安排,2005年评3所,2006年评7所,2007年评6所,计划到2008年底完成陕西省第一轮高职院校评估工作。 5.以评促建,固化成果,促使高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通过评估,促使被评学校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不断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规范管理,强化建设,发扬特色,及时检查和诊断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工作状态,建立自我约束与监控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二、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陕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1.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旺盛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作为西部经济的桥头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我省抓住新技术革命机遇,加快建设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国防科技产业为主导,建立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推进能源深加工转化,建设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建设全国果业、畜牧业、中药产业基地;以教育、旅游、影视、文艺等为重点,建设西部文化产业基地。同时,随着国内外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资本、技术及产业正加速向资源富集和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我省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正在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 随着我省产业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已经呈现旺盛态势。肩负着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直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是西部大开发和陕西经济腾飞不可缺少的力量。 2. 我省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撑能力逐步提高。 2006年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23.74亿元,人均GDP达到11762元,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省已逐步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总投入有了较大的增长,近年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较大增长,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3. 作为科教大省,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条件。 我省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和科技资源,高校师资力量储备丰厚、教学基础设施较好、专业门类齐全、科技研发机构较多等,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办学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人才培养工作逐步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较1998年翻了两番还多,师资队伍不断增强,专业门类较为齐全,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半数以上毕业生在陕西就业,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 (二)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虽然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1.2006年陕西省GDP总值为4523.74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20位,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还相对较为落后,在最能体现地方总体经济发展实力的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陕西也处于全国下游区。工业长期以粗放型增长为主,对科教资源缺乏吸纳力。再加上地区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技术的产业扩散。同时陕西地方工业中的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而国有经济的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也降低了陕西地方工业的技术吸纳能力。因此,在近几年内,我省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能力不足,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限。 2.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不均衡,办学水平差异较大;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教学改革有待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综合实力在全国较为落后。 这些因素不但制约了陕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转型的适应能力,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为契机,促进陕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三、评估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规范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切实保证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 通过评估,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上水平,促进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学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规范管理,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模式创新;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健康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四、评估原则 (一)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以学校自评为基础,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三)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针对存在主要问题进行重点考察。 (四)评价与引导相结合。既要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判断,更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五)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六)促进发展原则。在关注学校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下,重在引导学校加强内涵建设,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七)分类指导原则。针对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背景、办学体制、区域条件等的差异性,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重在查找学校发展“瓶颈”,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八)平等交流原则。专家组与学校之间应互相尊重、换位思考,进行平等对话、深入交流,努力营造和谐的评估氛围。 五、评估的基本任务 (一)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学校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建设数据平台,引导高等职业院校重视知识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方式变革,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二)依据对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辅之以有重点的现场考察,全面了解学校实际情况。专家组通过与评估院校共同分析和评价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总结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引导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自觉行动并落实到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 (四)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六、评估工作重点 (一)建设《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提高管理水平 数据平台是教育部为规范院校教学管理、实施质量工程而推出的一项信息化管理举措,数据平台是高等职业院校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内涵建设的重要工具,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依据。陕西省将组织院校做好数据平台的建设工作,引导院校实事求是的采集原始状态数据,确保数据平台信息的原始性、即时性、写实性,使数据采集达到准确、真实、即时、连续的要求,并要求各院校应将状态数据的采集作为常规日常管理工作。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我省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在评估工作实施过程中着力与被评院校共同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查找原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校加强内涵建设;以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目标,调整专业结构,推进工学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以“工”与“学”两者要素的结合以及工作过程为主导,改革课程的设置、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吸纳社会资源为主要途径,强化实践教学条件。 (三)探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办学模式 通过评估,引导被评院校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组建符合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实际的、不同特色的区域性、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四)以“双师”结构为主要目标,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评估,引导被评院校提高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认识,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注重对教师队伍“双师”结构的建设;注重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引导院校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七、评估工作安排 (一)做好新方案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在全省广泛开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的学习活动,深刻领会教育部文件精神,邀请省内外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对省内评估专家、院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按照教育部要求,制订《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组织专家深入院校,宣讲教育部文件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评估工作的要求,认真指导,提高对评估工作指导思想、实施细则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指导院校做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工作。 (二)做好试点评估工作 在使用新评估方案之前,选择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试点评估,并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以确保高质量高水平的评估工作顺利进行。 (三)评估工作安排计划(见附件) 八、评估工作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提供组织保障 新评估方案是在总结水平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对于指导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由高教处和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评估工作。省评估委员会在省教育厅领导下,审议和修订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审议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的考察意见和考察结论,向教育厅提出被评学校评估结论的建议等。 (二)加强培训,提供队伍保障 将在原有评估专家的基础上,遴选一批行业企业人员和高等院校一线专任教师共同组成我省评估专家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专家队伍的培训。同时,聘请部分省外专家参与我省评估工作。 (三)科学规划,提供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总体规划、实施细则、评估工作规程以及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基本要求,为评估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省评估委员会负责对评估的方针、政策、规章和方法等进行研究,为省教育厅决策提供建议和咨询。 (四)规范管理,提供经费保障 按照《教育部关于严肃评估纪律进一步提高评估工作实效的通知》(教高评中心〔2007〕2号)等有关规定,要求专家组和被评估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纪律的各项规定,对有违反评估纪律的学校和个人,将予以严肃处理;省教育厅划拨评估专项经费,切实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 2009—2011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计划
序号 |
学 校 |
评估时间 |
备 注 |
1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
2010年 |
|
2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2010年 |
|
3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
2010年 |
|
4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
2010年 |
|
5 |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
2010年 |
|
6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
2011年 |
|
7 |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
2011年 |
|
8 |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
2011年 |
|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6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