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武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内容,探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这是推动行业企业与院校加强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2010年9月,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我院成为第一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几年来,学院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主线,以河南军工职教集团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校企合作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推进了办学模式的创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骨干带动作用。
一、校企合作实践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行业背景十分鲜明的高职院校,长期以来与行业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来,学院依托行业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
1.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构建政产学紧密结合机制
2006年,河南省成立了第一家高职教育集团——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简称“河南军工职教团”),集团以主管单位——河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为主导,以自愿加入集团企业为主体,以学院为依托,以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文化交流为纽带,成立了集团理事会和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科技合作工作委员会、文化交流合作工作委员会四个工作委员会及秘书处,目前有集团企业40余家,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2.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实施“双主体”合作育人
学院先后与河南前进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北方星光机电有限公司、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3个二级学院——前进化工学院、北方星光机电学院、中光学光电学院。3家企业以资金、设备、场地、技术、师资等方式与学院合作,校企共同组建学院理事会,企业以主体身份直接参与学院管理和人才培养。学院充分利用单招政策,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和企业实施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的校企“双主体”育人,为企业提供多样化、菜单式专业人才培养。
3.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中厂”
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GE智能实验室,把世界五百强企业先进的控制系统理念、标准、技术引进了学院。与世界领先的机床制造商德马吉合作,设立“DMG数控应用培训教室”,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合作建设“校中厂”式“SMT生产线”,组建了“富士康SMT专班”,引进先进企业的理念、技术标准对我院学生进行培训。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平光集团共同为学院捐助总值达80余万元的光学镀膜机、铣边机、抛光机、精抛机,建成了光学镜片加工实训中心。通过这种模式建成了深华世纪手机主板维修中心、嘉年华大学生创业体验中心、奥达机械加工中心、星光机械加工培训中心、大中教仪研发生产中心、设备制造培训中心等“校中厂”式实训中心。
4.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
学院先后与有关企业合作,新建110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2年学院建筑类专业与聆海集团、制造类专业与豫西工业集团申报的两个校外综合性实训基地,分别被认定为河南省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各专业应届毕业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比例达到100%。
5.举办股份制合作企业,开展“工作室”培养
学院举办了南阳市嘉年华装饰公司、世界文化体验中心和广告设计制作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股份制企业,承担实践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任务,有效解决了顶岗实习学生校企双方管理的无缝对接。如南阳市嘉年华装饰公司把企业的设计部、工程部、客户部等职能部门植入学校大学生创业体验中心,开展“专业、企业、就业、创业”融合人才培养。学生以设计师、监理师、业务员等准员工身份组建创业工作室,承揽公司业务,公司向学生创业工作室支付劳务费用。企业将自己承担的生产任务,尤其是批量化的样板房方案设计、施工任务引入课程,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对接。
二、校企合作的成效
上述5种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各自优势,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满足了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搭建了“6个合作平台”、实现了“六个明显提升”:即搭建了校企合作的机制平台,校企合作层次明显提升;搭建了职教资源整合平台,军工职教水平明显提升;搭建了多元投入的办学平台,办学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搭建了师资共享平台,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搭建了专业共建平台,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升;搭建了技术合作平台,科技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1.增强了办学活力,提升了办学实力
健全了校、系、专业三级校企合作组织体系,成立了13个校企合作委员会,各专业又成立了42个由校企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融资3亿多元完成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的新区建设,固定资产由1.7亿元增加到5.22亿元。合作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162个,教学设备总值11 256万元;校外实习基地286个,被原国家国防科工委确定为国家军工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了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2个,南阳市重点实验室3个。
2.推动了内涵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专业、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建设了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6个河南省特色专业。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省管优秀专家1名,河南省职教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2人。以优秀成绩通过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德育工作评估、就业评估、党建评估、体育评估和艺术评估。
3.扩大了社会影响,塑造了高职品牌
学院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国家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奖”。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称赞学院在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在河南职业教育方面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省内外2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先后到学院交流学习,骨干带动效应初现。
三、深化校企合作的建议
1.以组织机构建设为重点,构建校企合作的管理保障体系
以现有政府引导、院校主动、行业中介、企业参与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发展机制为基础,探索建立由政府、行业主管、职业院校和企业组成的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院(系)一级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级校企合作组织。理事会事会下可设人才培养委员会、继续教育委员会、技术服务委员会及文化交流合作委员会,发挥好理事会指导咨询、支持帮助和监督协调的功能,从制度层面规范校企双方责权关系,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到办学经费投入,进行实质性指导、监督,并从办学经费和教学科研设施等方面给予学校办学大力的支持与扶植。实现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汇聚多方力量,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优势,推进“政、企、校”三方联动合作办学,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
2.以创新运行机制为保障,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化建设
借鉴参考国内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以政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和政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以规范校企合作行为,保障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制度体系、政校企合作评价制度,建立工作运行机制、互利共赢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会商、决议执行保障、项目监督检查和利益共享,结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各负其责、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
3.以项目为载体,构建利益共同体促进校企合作双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就是要整合不同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一是推进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学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学生毕业后,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考核,合格者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储备人才。为企业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和校企互聘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从企业引进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三是校企研发合作,推进生产、教学和研究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承担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造等任务,使“双师型”教师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