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评估 >> 正文

基于“三个三结合”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研究

发布日期:2012-03-06    作者:丁金昌     来源:     点击: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在21世纪初的十年内得到快速发展。这种快速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行的,它不但实现了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而且以建设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推进器,高职教育转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办学效益的内涵发展阶段。这种转变,既是国家推动高职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高职教育处于本科院校、中职学校以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多元竞争和多方挤压下,确立自身特色以及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职专业建设与本科院校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不同,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确认,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将更多体现在专业建设上,专业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1]。事实上,如果中国高职教育不能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持续提升,不能树立高职院校的类型特色和办学优势,不能打响高职教育的质量品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多元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将会失去发展的空间。

    品牌是从企业管理引入的一个概念,是指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高职院校树立品牌,首先必须落实在品牌专业的建设上,而一个品牌专业的核心内涵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一个拥有良好声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专业,其中蕴含着品质保证所带来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专业知名度和高职院校的信誉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最近,国家示范院校验收,也把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和发挥示范作用的主要载体。由此可见,专业建设是国家示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品牌意识,创建品牌专业是高职院校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长期受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还存有学科教育的痕迹,专业设置与本科院校区别不大,没有体现“区域性”、“职业性”和“实践性”,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仍不明显。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从内涵揭升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

    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区域经济的契合度不高。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社会接轨不密切,或是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专业增设一哄而上,都试图办成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其结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设置,优质资源分散,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近年来,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开始以“短、平、快”的方式抢占生源,对社会人才需求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色彩严重,短视行为明显,忽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2]。

    课程体系大多数还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段式的教学仍相当普遍。虽然高职教育界对“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方向已经达成共识,但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三段式”结构,理论和实践还是“两张皮”,造成高职毕业生专业理论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又不占明显优势,在人才市场上遭遇尴尬[3]。

    实训基地无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表现为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没有融入课程建设,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基地所占比例和实训对岗率不高,实训基地建成后利用率不高,资源优势和实训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管理不够规范,建设、运行、操作等规程没有制度化;二是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没有实现有机结合,顶岗实习陷入“放羊式”。

    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准备不足。由于近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高职院校的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现有的专任教师队伍还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三个三结合”

    高职院校要走内涵发展道路,实施品牌专业策略,其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做到“三个三结合”,即“产业-行业-企业”相结合、“岗位-能力-课程”相结合、“基地-师资-制度”相结合。

    1.“产业-行业-企业”相结合

    “产业-行业-企业”相结合是解决为什么办专业以及怎么办专业的问题,专业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主要受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其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因此,专业建设首先要做到“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合作企业”。其中,产业是基础,行业协会是纽带,企业是合作实体。

    与产业的对接主要体现在专业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格局和支柱产业分布,与区域内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相适应,这种结合要带有一定前瞻性,甚至要引领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有什么的特色产业,这个地区的高职院校就会办与之相对接的相关专业,而且这些专业往往会办得很有特色,成为品牌特色专业。所以,一个高职专业要成为品牌,必须要有良好的产业背景,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区域性所决定的。但是,产业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必须与一定产业背景下的具体行业协会及其所属骨干企业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品牌专业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全方位合作,这是由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一个专业可以依托1-2个行业协会,并在行业协会的牵线搭桥下,与协会下属的骨干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是企业要有用人的需求,所以最初的形式往往是举办企业冠名的订单班,然后逐步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比如课程的建设、师资的互聘、实训基地的共享、共同开展应用研发等。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校企合作最困难的不是学校热、企业冷,而是校企双方很难同时找到合作的对接点,学校的专业是面向整个行业的,与一个企业很难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与一个行业协会的共赢点就很容易找到,比如一个企业的订单班往往办不长久,而与一个行业协会办自选式订单班或虚拟订单班往往更受企业欢迎。行业协会有大量的企业资源和信息,其对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很好的纽带。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及人才输送到社会后所附加的核心价值,并善于整合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打造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专利”,形成实质性的附加值。

    2.“岗位-能力-课程”相结合

    “岗位-能力-课程”相结合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专业如何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的问题。专业建设的灵魂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其实现途径是科学的课程设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决定其专业不是本科的“学科专业”而是“技术专业”,强调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因此,专业建设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明确从业人员的能力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并最终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使专业人才培养既达到就业岗位职业要求,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在专业建设的思路中首先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市场定位,培养的人才是做什么的;二是技术发展趋势,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必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三是生源情况,必须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专业建设路径首先要明确目标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再根据岗位定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按照工作过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系统,一般确定本专业4-6门的核心课程,并进一步确定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储备的拓展课程系统,同时按照“服务于专业和拓展学生素质”需要而建立的通识课程系统。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基础知识培养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性,见图一(略)。其中:专业市场分析主要考虑专业发展趋势、区域特征和差异化三个因素。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差异化”概念,主要指要找出高职生的就业市场与本科生和中职生之间的差异,这也是高职教育突出自身的类型特色的一个重要特征。

    专业对应的目标岗位应被细分为核心岗位和发展岗位。核心岗位一般是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其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发展岗位应是学生通过对专业能力的拓展后获得的岗位,例如项目经理或者中高级人才,发展岗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要在能力目标确认的基础上进行,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具体为专业课要从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树立技术核心(非学科)的课程知识观、适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通识课程要服务于专业,根据专业需求进行系统设计,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问题,同时课程建设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当前,打破依据知识的逻辑性、完整性组织课程内容,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因此,每一门课程必须明确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作用,做到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设计课程,使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匹配,使每一门课程的开发与整个课程体系相一致,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协调,前后衔接。还要理顺课程与课程间、课程内项目与项目间的工作逻辑主线,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来组织课程内容,依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来决定主要讲授哪些知识点,专业课程要明确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进而在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间建立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制鞋设计类专业可采取“以产带训、以研促学”的教学模式,酒店管理类专业可采取“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等。

    专业建设呈现动态性和开放性,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保持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才能趋于有序,保持活力。由于专业建设处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必须持续改进,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的循环过程,才能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流程图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照,见图二(略)。

    3.“基地-师资-制度”相结合

    “基地-师资-制度”相结合是解决怎样培养人才以及专业的资源配置问题。高职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三个要素相互支撑:基地、师资和制度。具体而言,基地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师资则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制度是专业建设的保障,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建设实训基地、配备专业教学团队、制订教学管理制度。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要为课程教学服务。以什么理念建设实训基地,以及建成怎样的实训基地是创建品牌专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训基地涉及校内校外两个模块。基础技能训练主要在校内完成,综合实训主要在校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设计)主要在校内研发服务基地完成。要建设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即保证实训、实习要成系统,校内实训要为校外顶岗实习打下基础,校外实习要注重实训内容的针对性和连贯性,尤其是要把顶岗与就业结合起来。

    在当前环境下,校内实训基地仍将承担大部分实践教学任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以及高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抓校园形态改变,在形态上建立体现“三个合一”的“教学工厂”,即“教室与实训室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和“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课堂与实训室合一”基地主要承担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训,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结合,实施边学边做、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训与生产合一”基地进行综合技能实训,实现生产性实训与顶岗能力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顶岗能力,在校企双方指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实行以学为主的“工”,为校外以工为主的“学”的顶岗实习打好基础。引进的企业必须能代表区域的支柱产业,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地方支柱产业的一个缩影;“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综合实践与应用能力结合,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在应用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后续拓展能力。

    除了育人功能,品牌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还要兼具社会服务功能,要在以下方面培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优势:突出生产性实训、充分占有优势资源,以及具有能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提供较强研发服务的机构。因此,要将课程设计与实训进行整合,要根据课程的需要来设置实训项目,编写实训项目规程,使各技能训练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基地人文环境建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引企入校”方面,对引进的企业要有严格标准,要以育人为本,主要引进与学生技能训练、教师应用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等社会服务有关的项目,优先把企业的研发部门、设计部门引进到校园来。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品牌专业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随着专业设置从资源型向需求型的转变,课程的开设也要改变过去教师能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的落后现象,要真正按照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应该开什么课,社会、企业需要什么课,学生想上什么课,学校就要开发什么课。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密切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动态组合、相对稳定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要彻底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位教师一学期从头上到结束的状态,可以将一门课分成不同的单元,由一个教学团队来共同完成。要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发挥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各自优势,逐步实现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形成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从而形成真正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制度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建立一套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运行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实现教学运行过程的柔性管理和常规教学规范的刚性要求有机结合。例如用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在学生实训中的职责,限制入驻企业40%的生产能力用于学生生产性实训等,从而确保学生校内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确保“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基地的实效,学院提高了院级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待遇,并明确规定每个院级科技平台每位教师每年必须指导10个以上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综合实践。通过这个制度性的设计,确保20%~30%的毕业生都能在校企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并参与一定的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项目,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